Citation: | LIU Dongyang, WANG Jiren, ZHANG Xun, HUANG Ge, GUO Xiaoyang, ZHANG Jing, WANG Lijie. Study on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Dangerous Area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Overlying Goaf of Extremely Close Coal Seam[J]. Mining Safety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9, 46(5): 1-6. |
[1] |
余明高, 滕飞, 褚廷湘, 等.浅埋煤层重复采动覆岩裂隙及漏风通道演化模拟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7(1):1-7.
|
[2] |
褚廷湘, 余明高, 杨胜强, 等.煤岩裂隙发育诱导采空区漏风及自燃防治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0, 27(1):87-93.
|
[3] |
杨建华, 汪东.近距离煤层群上位煤层开采底板破坏特征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 2017, 45(7):7-11.
|
[4] |
刘洪涛, 赵志强, 张胜凯, 等.近距离煤层群围岩碎裂特征与裂隙分布关系[J].煤炭学报, 2015, 40(4):766-773.
|
[5] |
张辛亥, 席光, 陈晓坤, 等.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自燃危险区域划分及自燃预测[J].煤炭学报, 2005(6):733-736.
|
[6] |
贺飞, 王继仁, 郝朝瑜, 等.浅埋近距离煤层内错布置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6, 12(2):68-72.
|
[7] |
康健婷, 王俊峰, 刘春生, 等.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采空区自然发火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8, 14(5):82-88.
|
[8] |
黄戈, 张勋, 王继仁, 等.近距离煤层上覆采空区自燃形成机理及防控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 2018, 46(8):107-113.
|
[9] |
时国庆, 胡方坤, 王德明, 等.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四维动态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4, 43(2):189-194.
|
[10] |
郝朝瑜, 王继仁, 黄戈, 等.基于惰化降温耦合作用的采空区低温CO2注入位置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5, 11(9):17-23.
|
[11] |
黄戈, 王继仁, 邓存宝, 等.电厂烟道气预防遗煤自燃的合理含氧量模拟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7, 27(3):42-47.
|
[12] |
唐家鹏.FLUENT14.0超级学习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43-65.
|
[13] |
付田田, 武光辉, 许永刚, 等.易自燃特厚煤层分层开采工作面自燃"三带"划分及防治措施[J].煤矿安全, 2015, 46(3):126-129.
|
[14] |
张辛亥, 卢苗苗, 白亚娥, 等.基于热重红外联用的煤二次氧化自燃特性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8, 45(5):16-21.
|
[15] |
文虎, 李成会, 费金彪, 等.高硫煤二次氧化自燃特性参数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5, 42(3):1-4.
|
1. |
韩昌江,任仲久. 沙坪煤业浅埋煤层上覆小窑采空区灾害治理研究.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4(02): 127-129+178 .
![]() | |
2. |
马德,李鹏,王建腾,张明,黄一珂,任帅京,曹明. 特厚煤层重复采动作用下采空区自燃“三带”位移变化. 陕西煤炭. 2024(06): 11-16+43 .
![]() | |
3. |
王文才,赵婧雯. 浅埋近距离煤层上部采空区自燃危险区数值模拟研究.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2024(02): 151-154+162 .
![]() | |
4. |
何铖茂,付超. “孤岛”工作面采空区漏风规律及煤自燃防控研究. 价值工程. 2024(21): 9-12 .
![]() | |
5. |
司俊鸿,王攀昊,梁红立,程根银. 窄煤柱复合采空区压注CO_2惰化参数优化研究.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4(05): 15-22 .
![]() | |
6. |
姜青峰. 祁南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规律研究. 现代矿业. 2022(02): 203-206 .
![]() | |
7. |
孟祥军,李伟. 山东能源集团煤炭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煤炭科学技术. 2022(04): 1-41 .
![]() | |
8. |
李方琳,张雷林,韦健. 防灭火凝胶泡沫的制备与阻化特性研究.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2(03): 34-38 .
![]() | |
9. |
孙广京,何铖茂,李乃禄,陈成果,范会峰,秦志华. 基于惰化平衡的厚煤层透采空区煤自燃防控方法. 煤矿安全. 2022(09): 162-169 .
![]() | |
10. |
马恒,郭瑶,梁腾飞,艾纯明. 选煤厂原煤仓瓦斯超限治理研究.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1(01): 33-38 .
![]() | |
11. |
徐中瑶. 注氮防灭火技术在黄白茨煤矿的实践与应用. 西部探矿工程. 2021(05): 119-121+125 .
![]() | |
12. |
姜奎,王怡,任广意,姚向东,吴奎斌. 姚桥煤矿8059工作面采空区注CO_2防灭火技术参数优化模拟与应用研究.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1(03): 74-78+84 .
![]() | |
13. |
岳宁芳,金彦,陈桂林,孙明福,冉学超. 基于多参量的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划分方法研究.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1(04): 1-5+11 .
![]() | |
14. |
邢永亮,杜瀚林,王伟东. 不同供风量对采空区氧化带范围影响规律研究. 煤炭技术. 2021(09): 109-112 .
![]() | |
15. |
张勋,Mamurov Sherzod Alisherovich,路冰. 采空区注氮条件下自燃危险区域变化及注氮极值研究. 山西焦煤科技. 2021(09): 4-8+56 .
![]() | |
16. |
章飞. 复合采空区遗煤自燃极限参数变化及危险区域判定.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0(04): 66-72 .
![]() | |
17. |
简俊常,杨岩,刘强,路翠珍,李菊清. 高地温矿井孤岛工作面漏风规律及煤自燃危险区域研究. 煤炭技术. 2020(12): 55-58 .
![]() |